明星限薪令引熱議:靠政策不如靠市場


作者: 來源: 國際線上 編輯: 翟靜


明星限薪令引熱議:靠政策不如靠市場

總局要頒發「明星限薪令」?

一直以來,影視明星的高片酬一直是業內熱議的物件,而近日一則消息又將這一話題引爆。據網路曝料稱,廣電總局很有可能出臺「明星限薪令」,對高居不下的明星片酬進行「限價指導」。儘管記者採訪多家製作公司都未對這一傳聞進行確認,但有意思的是,多位業內人士都非常擁護這八字還沒一撇的限薪令,更有製片人表示,從性價比上來說,中國演員收入高、繳稅少,事兒還特別多,劇組拿一些「戲霸」都毫無辦法,誰讓電視臺、收視率認呢?所以「限薪」關鍵還是要先摒棄唯明星論、唯收視論。

 


「限薪令」風傳

業內稱不太靠譜

由於明年1月就將推行「一劇兩星」政策,國產電視劇從過去能在四家衛視同時播出變成如今只能同時兩家,影視劇的製作成本下降就成為必然的趨勢。而一直以來,影視劇成本中,明星片酬始終占了大頭,因此業內也屢屢呼籲讓明星降薪。前天晚上有曝料稱,鑒於業內一直詬病明星片酬過高,廣電總局有可能在明年出臺「明星限薪令」,即對演員接片子的價格進行限制,以此來規範業內因畸高的明星片酬而導致的各種亂象。按曝料裡的說法,儘管目前政策還沒下達,但風聲已經傳了出來,據說一些劇組正在將藝人們的演出合約延後簽約,而藝人那邊也有點人心惶惶,不少正在談戲的演員不停催促片方簽合同,但片方想等著「限薪令」下來。記者隨後向不少業內人士進行了求證,其中包括多家製作公司和演員經紀公司,他們紛紛表示,此前並沒有聽說過限薪傳聞。一家不願透露名字的製作公司更是透露,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還特地向廣電總局的朋友打聽過,但對方回復說不太可能,因為「限薪」不太有政策依據,而他本人也不是很看好「限薪令」會真的下發,畢竟演員賺錢的事還是以市場為主導。




演員太強勢

真要實施其實很難

其實所謂的演員限薪並不是沒有先例。2008年,因為金融危機的緣故,演員片酬同樣占比高達50%以上的韓國電視業也掀起過降薪風潮。當時權相宇、宋承憲和崔智友等一線韓星,都在韓國電視劇協會的呼籲下自降片酬,像權相宇當時就自願將其5000萬韓元/集(約人民幣28萬元)的片酬降低為製片方建議的1500萬韓元/集(約人民幣8.4萬元)。不過,這也是當時藝人為救市而採取的自願行動,又是由行業協會牽頭實行的,並沒有政府出面。

相對來說,中國的情況就複雜多了。製作公司要面對電視臺,而電視臺又要看收視率,因此在購劇的時候經常會點名一些大牌演員,覺得他們是收視率的最佳保障,而製作公司為了賣劇,也不得不瘋狂追捧這些演員,導致部分演員的片酬大幅上漲。上海秦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越向記者透露,現在沒什麼大牌演員的電視劇,明星的片酬都要占到製作費的40%,要是請上一兩個大腕,肯定要飆升到50%以上,最誇張的甚至占到70-80%,所以剩下的製作費不到一半,劇的品質還能高到哪裡去?

馬越告訴記者,即使「限薪令」真實施了,執行起來恐怕也有很多困難。只要電視臺依然認演員,演員就處於強勢地位,到時候完全有可能出現陰陽合同,面上一個價格,底下又一個價格,或者演員以現下比較流行的方式,以製片人的形式或者以片酬做價參股等方式參投某,片酬低了但可以分成,一樣可以賺得盆滿缽滿。



片酬要想降

電視臺態度很關鍵

說到底,這個還飄在空中的「限薪令」為什麼會引起關注,最後還是歸結在演員片酬是不是該降的問題上。記者採訪中發現,不少製作方儘管明知道政策下達有難度,但還是抱有「幻想」地表示,要真的給演員限薪了,那就真是大利好。一位製片人就向記者抱怨稱,現在演員是製片方最頭痛的環節,價格貴不說,還經常給劇組添亂,對導演、編劇、工作人員指手畫腳,還經常無故失蹤、頻繁軋戲,這都是緣于現在電視臺太看中演員,導致部分演員話語權太強。

國內演員價格畸高已經不是秘密。據該製片方提供給記者的一份演員片酬表來看,如今演員片酬超千萬的不在少數,表格中,周迅出演《紅高粱》的打包價為3000萬元,范冰冰出演《武則天》 的打包價3000萬元,趙薇出演《虎媽貓爸》的打包價也是3000萬元,而像孫儷87萬元/集,姚笛84萬元/集,黃渤70-90萬元/集,馮紹峰70-100萬元/集等等,算下來一部電視劇也是幾千萬的身價。另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吐槽說,現在中國演員真的是全世界收入最高、納稅最少,又是最會惹事的一群人,美國的演員雖然拿得也多,但他們是從研讀劇本到拍攝,全身心就這一部戲。所以從根源上來說,還是要購劇的電視臺先摒棄唯明星論、唯收視論,才能讓演員片酬畸高的現象得到根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W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