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我们不是理性讨论了一下宋丹丹的演技吗?
对,原因是她主演了翻拍自韩剧《Dear my friends》的《亲爱的她们》▼▼▼
这剧不好在哪,我们说了,但为什么不好,当时我们把锅给了五位编剧。
但就在前两天,和一个资深业内人士聊天时,我们知道了更多一点的信息。
本来呢,中方这次版权买的很彻底,韩国编剧和导演团队都跟过来的。
但刚动工没多久,限韩令来了,这个事就搁置了,韩方也直接回家了。
宋丹丹知道这个事后,决定要做下去,就自己花钱,找来了一些编剧,开始动刀拼接。
顺便,还把旗下演员/干女儿姜妍安排进来,当了女主。
所以啊,同样一个剧本,从9.5分变成6.2分,宋丹丹女士出了不少力▼▼▼
其实吧,无论在电视剧中还是《演员的诞生》中,宋丹丹对于改编的态度,反反复复强调的无非三个字:
生活化
但她的【生活化】太容易演变成【一地鸡毛】了。
《亲爱的她们》就不说了,作为一个聚焦老年生活的题材,确实,对国内团队和观众都有些超纲。
也就是这么巧,tvN去年底再次放出大招,和宋丹丹之前推出的另一部剧《妈妈的花样年华》又撞题了——
《世上最美丽的离别》
这部剧豆瓣高达9.2分,前两天被不少大号誉为“2017最高分韩剧”。
安妮为,《世上最美丽的离别》和《dear my friends》班底都相同,均出自导演洪忠灿和编剧卢熙京之手。
卢熙京这三个字本就是高品质韩剧的代名词了。
《那年冬天风在吹》和《没关系,是爱情啊》都出自于她笔下▼▼▼#所以她有多爱赵寅成啊#
从这几部剧你们应该也能看出来了,卢编最擅长的就是在稀松平常的日常里找闪光点。
她很会放大小情绪,成年人的小情绪,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看之前你真搞不懂——屁大点事儿竟然能絮絮叨16集?
能,非常能。
比如《太阳的后裔》掀起的【势均力敌的爱情】风,其实卢熙京在2014年的《没关系,是爱情啊》里就已经讲得透透的了▼▼▼
最近她还有部新剧官宣,tvN的《Live》,李光洙郑有美主演。
依然是相似的味道——
围绕着派出所发生,讲述为了守护生活中的价值与正义而努力的警察的悲欢故事,也是一部讲述警察制服背后隐藏的人性故事,引发普通人共鸣,有着讽刺与诙谐的剧。
不过这些对于卢熙京来说,都没有《世上最美丽的离别》来得重要。
21年前,为纪念患癌症去世的母亲,卢熙京用一本小说描绘了一个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。
同年,小说被拍成电视剧。
2011年,电影版也出来了,拿下8.3的高分▼▼▼
去年,tvN启用崔智友、崔珉豪、金英玉、柳东根、元美京再度重拍。
规格很特殊:4集,每集60分钟。
没有长篇电视剧那么拖沓,也比120分钟的电影更细腻,讲的是一个母亲被查出卵巢癌之后和家人相处变化的故事。
巧就巧在这,宋丹丹曾在2013年的《妈妈的花样年华》,讲的也是母亲罹患卵巢癌,子女最后陪她走完最后一程的故事。
分数也不低的喔▼▼▼
我们先说韩剧。
240分种的体量,《世上最美丽的离别》完整描绘出了一个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最隐形的情绪面:
隐 忍
无论从子女、丈夫还是婆婆的角度,我们对这个女人的态度其实是高度统一的:大呼小叫、呼来唤去且习以为常。
我们万事都要麻烦到她,却全都完美忽略了她的感受。
而她往往也不会说什么,你怎样她都受着。
这样一来一去造成了一个假象——我们以为母亲没有自己的小情绪,我们以为母亲永远都会在。
但其实,母亲一直都在忍
剧中的母亲,是个家庭主妇。
她有个当医生的丈夫,当公司高管的女儿,高中刚毕业的儿子。
而且,马上,她就要搬进大别墅了。
有空的时候,她会跟着小闺蜜们一起聚聚餐,总之面上是各种光鲜亮丽▼▼▼
但实际上,她压根没有自己的生活。
这就算了,你说你一心扑在家庭吧,可家庭也没给你多好的反馈。
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,但大多数时候,都是母亲问一句,女儿答一句。
母亲碰巧要来女儿工作的商场,问她能不能见一面,她一口拒绝▼▼▼
母亲没说啥,嘴里嘟囔了一句【这丫头真是】▼▼▼
后来在商场,她还是特地去见了见女儿,想喊她一起吃个饭。
结果,女儿忙着跟男人约会,还是那句【我很忙】▼▼▼
虽然有点失落,但母亲还是笑着说,【那你去忙吧】▼▼▼
女儿如此,更别提儿子了。
儿子两次高考失利,没能考上医学院,前不久,他刚刚考了第三次。
不出意外的话,依然是考不上的。
而他自己也是一摊烂泥扶不上墙,天天流连在酒吧▼▼▼
回到家,吐的满地都是。
最后来收拾烂摊子的,还不是只有母亲▼▼▼
母亲问来问去就是这些:“是被女人甩了吗?还是有什么不能和妈妈说的烦心事?说吧,怎么整天喝酒抽烟呢?”
却始终没有一个回应▼▼▼
然而最气,她也不过就是打儿子几下肩膀▼▼▼
丈夫也寡言少语,大多数时候,都把妻子当做隐形人。
早年间,丈夫经营了一家自己的医院,由于医疗事故,医院倒闭,他不得不窝在一家小医院当医生。如今,他还面临着被单位辞退的危机。
这样的事业,让他非常焦虑,对妻子自然也没个好脸。
每一次妻子的热情▼▼▼
都只能换来他的一脸冷漠。
要么不吭声,要么回你一个“哦”▼▼▼
但妻子并不会就生气,就和他大吵大闹。
抱怨几句,气就过了▼▼▼
丈夫大概是忘了,自己老年痴呆的亲妈,还是妻子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。
婆婆原本一直在疗养院,但她心疼婆婆,就把她接回家来照顾▼▼▼
事实上,婆婆没疯之前,就对她冷嘲热的。疯了之后,虽然忘了大多数的事,但对儿媳的憎恶丝毫没有减少。
“死女人”、“恶儿媳”这样的词,一直挂在婆婆的嘴边▼▼▼
真正疯起来,抓头发▼▼▼
扔尿布都经常发生▼▼▼
尽管如此,母亲还是没有想过要把婆婆送回疗养院。
就这么耐心照顾着▼▼▼
哦,对,她还有个不争气的弟弟,天天想着赌马。
见到姐姐,也是冷嘲热讽,没个好脸。
这不要脸的劲宛如樊胜美她弟▼▼▼
能怎么办呢?这是弟弟啊。
偶尔会回怼几句,含着泪走▼▼▼
该接济的,还是接济啊。
下一次,还是会偷偷塞钱▼▼▼
家庭妇女家庭妇女,这么多年来,这位妇女只有家庭。
无论家庭怎样薄待她,她第二天起床,依然还是好声好气地伺候全家人吃早饭。
叫天天喝个烂醉的儿子起床▼▼▼
督促跟自己没话说的女儿吃早点▼▼▼
给冷漠的丈夫准备衣服,帮他穿上外套▼▼▼
给老年痴呆的婆婆喂饭▼▼▼
心心念念着弟弟和弟媳▼▼▼
而家庭妇女本来为了旅行攒的钱,给你一笔,给他一笔,永远用不到自己身上。
为了家庭,为了家庭
她自己的生活一拖再拖
而最后的转折,竟是因为她被查出了卵巢癌。
一直以来,妻子都有说身体不舒服,想去丈夫医院看一下,而他想都没想就是个拒绝:
“这种小毛病,去小区医院看看就行了,何必来我们医院。”▼▼▼
她只能很无力地告诉丈夫:“小区医院叫我去大医院看看的。”▼▼▼
就这么被丈夫拖着拖着,最后查出来,生命已经没剩几个月了▼▼▼
然而知道自己得了癌症,她只是楞了一会儿。
很快,她就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,反倒开始安慰起丈夫▼▼▼
回家,也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说身体不舒服。
女儿问:“痛吗?”
她难为情地笑着说:“有点。”▼▼▼
家务上一点没落下,跟个没事人似的,一如既往地起床做早点▼▼▼
给婆婆喂饭▼▼▼
做大酱▼▼▼
甚至,她还冷静地安排着自己的后事——
她知道没有了自己家里会乱套,所以给每个人找好了后路。
为了给弟弟留钱,她瞒着家人买保险▼▼▼
嘱咐弟媳,别离开自己的弟弟▼▼▼
提前把家里的财务和丈夫做着交接,给儿子和女儿分别留好存折▼▼▼
有生以来第一次骂了女儿:“连大酱汤都不会做,以后要怎么生活啊。”
言下之意大概是,以后妈妈不能给你做大酱汤了,也没有时间好好教你了▼▼▼
把戒指留给了儿子,“本想给你很多很多,可不管我怎么翻找,我能给的只有这个了。”▼▼▼
那么,痴呆症的婆婆,该怎么办呢?
想着自己死后,婆婆没人照顾,必定会成为老公和孩子们的负担。
于是半夜,她给婆婆盖被子的时候,突然狠下了心,想闷死她——
“我死了,你要怎么活啊。”
母亲隐忍了大半辈子,她连最后的离别都想忍过去。
她告诉自己没事的,告诉家人没事的,唯一解决贪恋的出口,便是一遍又一遍地叫着家人的名字。
没什么,就是想再多叫几遍▼▼▼
这部剧的高潮在于,病痛终于打破了母亲的隐忍。
癌症一拳一拳重击在这位套着金钟罩铁布衫的家庭妇女身上,拳拳到肉,拳拳见血。
终于,打碎了她的铠甲。
她在卫生间吐着血,大概是这辈子第一次,急切地、自私地喊出了“老公”▼▼▼
喊出了“我好痛”▼▼▼
母亲撑不住了。
母亲的虚弱、惊慌、无助暴露无遗。
这就好像你第一次看到妈妈哭一样,第一反应不会是心疼,而是震惊——妈妈怎么会哭呢?妈妈怎么能哭呢?
妈妈,也会痛吗?
对,你终于反应过来了。
但你反应得太慢了。
紧接着,是家人们迟来的后悔和体贴。
丈夫喂她吃饭▼▼▼
帮她洗澡▼▼▼
女儿学会了道歉▼▼▼
抢着做家务▼▼▼
儿子这才正视起自己的人生▼▼▼
急着想要亲亲她▼▼▼
这一大家子的天伦之乐来得那么不容易,甚至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▼▼▼
他们去了她想去的海边,做了她想要做的事▼▼▼
最后,笑容定格。
世上最美丽的离别▼▼▼
啊,抹一分钟眼泪。
你看,这故事简单到不行,总结起来就是七个字:子欲养而亲不待。
但就是凭着细节和极强的节奏感一步步推着你,让你真切地感受到,“母亲”这个词的分量。
它给你看了母亲的另一面——
她不是习惯了你的冷漠和脾气,只是习惯了忍耐。
也让你看到了你自己的另一面——
你自私,不自知,且无能。
这些优点,正好满足了宋丹丹在最新一期《演员的诞生》上讲的:
有生活质感,且给人带来反思。
好,那么我们再看她的《妈妈的花样年华》▼▼▼
69岁的文英有四个子女,正值退休,被检查出了卵巢癌,只剩下半年时间。
本想潇潇洒洒地用这半年为自己活一遭,但她在这个过程中却慢慢发现——
儿女的问题是一桩接一桩,自己也根本割舍不下▼▼▼
于是,解决孩子们的问题成了她最后一段生命的重中之重。
所以说,这部剧的重点放在了母亲安排后事的环节上。
这本身想想就很感人嘛,对吧。
然而,整部剧长达32集,母亲第2集就检查出了癌症,却一直到倒数第3集,子女们才得知病情▼▼▼
那么中间的内容就变成了:大量描绘子女的生活。
为了体现母亲的不放心,子女生活再一次被狗血处理——
大女儿老公疑似出轨,两人以离婚收场;二女儿的未婚夫出车祸死了,她执意要当单亲妈妈。
于是母亲的解决方法也跟着变得戏剧化——
在大女儿和女婿之间各种周旋调解,当了回老娘舅,就想促成复婚;
二女儿这边是没办法复婚了,那就吵,对她“单亲妈妈”的身份争执,后来女儿骗她打了胎,她便急着给她找下一个对象,还上相亲会去找▼▼▼
嘶~
是不是有股熟悉的味道?
搭配宋丹丹万年不变的表演方式,请跟着我一起回答,这股熟悉的味道正是宋丹丹女士一再强调的:
生活气息
【宋丹丹式的生活气息】一旦浓郁,便会让人物形象的动人程度大打折扣,反而多了许多婆婆妈妈的拖沓感。
不是说不感人,感人是肯定感人的。
但不深切,不痛彻。
剧方认定,这样的设置会最大范围地牵动观众的情绪,什么观众都包含在内了。
但在剧情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情况下,你总不能指望观众对着家长里短和一地鸡毛还得痛哭流涕吧?
当然了,这也不是宋丹丹一个人的锅啦。
编剧是问题,导演是问题,演员是问题,观众也是问题。
你给卢熙京32集,我估计她也得编得黔驴技穷,相亲逼婚一锅乱炖。
老太太明明只有半年时间了,非得演出一年份的是非来。更尬的是,有些人物矛盾是生凑啊,独居老太想去见个朋友,女儿却不耐烦地反对,你反对个啥?你有啥好反对的?
我们啊,要的太多了。
眼泪,要的;感动,要的;狗血,要的;收视率,要的;钱,自然也不能亏的。
问题出在各个环节,套路的高汤一熬,再好的创意和出发点也上不了九分。
所以,今天的最后,还是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刷刷这部剧#韩剧TV就有下载#,有时间也多关心关心身边人,特别是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