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果你還認為韓劇離不開「家庭關係、傷感愛情」,你就已經太OUT了



「車禍、失憶、癌症」—曾被不少觀眾稱為「韓劇三寶」。

的確,早期的韓劇橋段陳舊悲情,愛情作品離不開上述的「悲劇三部曲」,或者是「狗血」式劇情——相戀後發現是兄妹關係,或者家庭鬥爭劇中的混亂關係,令不少人抗拒看韓劇。

我相信至今仍然會有人抱持著這種想法,所以對韓劇存在偏見,但我已經在公開或私下場合說過無數次,如果你仍有這種想法,只能證明你太OUT了。請你打開一下Netflix等平台,看一齣最近期的韓劇,你一定會另眼相看,因為我都是這樣「走過來」的。

我第一部看過的韓劇,就是權相佑及崔智友的《天國的階梯》,而且中途放棄了,我實在嫌棄這種故意煽情、節奏緩慢的愛情作品。而事隔十多年,最率先看的就是《來自星星的你》,我看首一二集後,我只能用四個字形容我的感受:大跌眼鏡。韓劇的劇情原來可以這麼新穎,再加上夾雜輕鬆及懸疑的成分,令我不禁慨嘆,原來韓劇在短短十年內已出現不少變化,最令我意外的是《來》可以想到外星人為主題寫出一個愛情故事,實在令人嘆為觀止。就這樣,我都成為了「韓劇鐵粉」,亦成功我的研究中重要的一環。

製作人有見亞洲及歐美的觀眾普遍對韓劇存在以上的偏見,在擁有更大的創作自由的空間下,就開始吸收風靡全球的美劇的精華,融入於韓劇之中,推出更多元的題材,如懸疑推理作品,同時亦積極以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矛盾作為焦點,去描繪一個現代愛情或社會故事。而且,劇中的元素亦具新鮮感,例如利用神話中的九尾狐、靈魂交換,甚至像《來自星星的你》、《藍色海洋的傳說》般分別以外星人、美人魚作題材等,都是製作人發揮創意下創造出來的成果。

韓劇的成功在於能夠迎合全球化 (globalization) 的潮流下,仍可以保持本土的傳統特色,配合國家的民族歷史去發展出獨特的題材,成為了全球在地化的其一典範 (glocalization),在兩者之間作出適當的平衡。製作人不會固步自封,一方面迎合韓國觀眾變更的口味之外,亦會積極以嶄新的創作及思維攻佔海外的市場。亦因為此,韓劇較遲在歐美國家得到蓬勃發展。而且,韓劇文化外銷推廣到全世界時,不是跟隨全球文化同質化的特點,反而繼續強調其韓國本土特色。當然,其後韓劇以更加百變新鮮的題材,也強勢躍上國際影視平台例如Netflix,成功將韓國文化弘揚海外。

李明博及朴槿惠政府執政之時,亦是韓流發展最興旺之時,但在韓國的社會卻在遭受嚴厲的打壓,言論自由、新聞自由、創作自由等均受到政府的箝制。他倆利用了韓流的鼎盛,把整個國家局勢去政治化 (depoliticization),向外界構造一個美好國家的形象,掩飾自己多年來的威權形象及施政失敗,當時多部大熱韓劇縱使有大型變化,但仍予人「離地」的形象。

其後,文在寅政府上任,實現了政黨更替,製作人能夠重新擁有更大的自由創作空間。反朴槿惠的一場燭光革命,將年輕人對於國家的絕望徹底發洩了出來,製作人亦捉緊了這一時機,大力作出改革,以推出更吸引更貼地的電影及韓劇,邁向更大膽敢言的題材,以流行文化作品 (Pop culture products) 去諷刺時弊,反映社會問題,例如性別不平等、貧富懸殊、財閥霸權、性犯罪等。

韓劇之所以短短十幾年間取得莫大的成功,就是製作人願意不斷「求變」以不斷進步的思維下,令韓劇的可塑性變得很高,得以在亞洲影視界發放異彩,步伐遠超香港、日本、台灣等等。如果你還停留於「韓劇=沉悶乏味婆媽劇」的思維的話,我勸你還是跟上一下時代的步伐吧。

*********
部份來自節錄自本人著作《韓流是這樣煉成的!》。
《上流寄生族》獲奧斯卡最佳電影,韓國政府如何在背後策軍?
「地獄式」造星工廠,如何由「文化界總統」李秀滿一手開創?
民營有線台,如何瓦解無線電視台霸權,創出一部部人氣韓劇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WF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